黄埔青少年军校、黄埔精神带给当代教育的启示
2021-03-25

黄埔青少年军校、黄埔精神带给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黄埔青少年军校的成功源于黄埔精神的发扬光大 

创建于80多年前的黄埔青少年军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军事英才,堪称中国教育的伟大创举,堪称世界教育的伟大传奇。 

据不完全统计,共产党内,黄埔教官或黄埔学员,至少有4位先后成为共产党中央副主席(张国焘、周恩来、林彪、叶剑英)。共和国十大元帅有5位出自黄埔(林彪、徐向前、陈毅、聂荣臻、叶剑英);10位大将有3位出自黄埔(陈庚、罗瑞卿、许光达);1955年首批上将,有9位出自黄埔。当然,还有诸如左权、刘志丹、赵尚志等千古流芳的抗日英雄,也都是黄埔学生。国民党更不必论,其政权的主要成员(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白崇禧、陈果夫、李济深、邵力子等等)均与黄埔军校有关,“黄埔系”是国民党军政系统最强大的势力。国民党内,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黄埔学员达40多人。其他级别的国共两党高级将官,出自黄埔的难计其数。究竟有多少黄埔学子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说黄埔军校是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摇篮,一点也不过分。 

黄埔军校成功的秘诀何在?翻开军校的办学历史,我们发现,它与同一时代的其它军校相比,其最突出之处,是将军人政治信仰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将精神涵育和人格培养置于知识灌输和工具训练之上。 

建校之初,黄埔军校就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实行军事政治并重的教学工作方针;课程安排上,军事之外的政治、历史、哲学、国情、世界大势、人物等课程达18门之多。此外,军校还经常邀请政治活动家到学校演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24年11月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之后,他在学员中抽调共产党员王逸常等到政治部当见习干事,逐渐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从此,政治部成为对学生进行政治训练的中心。政治部领导下的学生文艺团体-“血花剧社”,就是学校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歌,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校园文化,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影响着黄埔军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成功典范。在1924年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阐明学校的办学宗旨-“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要求黄埔军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发扬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完成革命事业而奋斗。胡汉民则代表孙中山致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黄埔军校门联(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黄埔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领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

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的武装斗争实践中,国共两党都将黄埔军校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军队建设中,都在军队中确立了“党领军队”、“党指挥枪”原则,都在军队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这对军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政治思想教育阵地和政治思想教育机制。 

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军人爱国的具体体现,就是投身革命、献身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的率先垂范和无数革命前辈言传身教下,渗透到黄埔学生血液中的,是伟大使命和崇高精神,是矢志不移和永不言败,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胸怀如此伟大使命和崇高精神,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寻求办法,克服困难,就有了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事实证明,无数黄埔军人之所以能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尤其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作出牺牲,其原因正是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黄埔军校构建了无数个生长着崇高追求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无数个怀抱着伟大使命的高尚人格。这就是黄埔军校的成功所在。 

二、教育应该回归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 

古今中外的教育改革都伴随着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指导思想的碰撞和争论。在大学教育上,随着经济建设地位的上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大学社会科学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一度被淡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也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被强调到压倒一切的地位,而学生德育,在一些学校不是被淡忘,就是被边缘化。学校教育的重理轻文、重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轻视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其结果必然是社会对教育的不满和指责。人们抱怨说,现在有些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基本的责任意识,更遑论为崇高理想赴汤蹈火,流血牺牲。 

与80多年前的黄埔学生相比,上面所指的那些大学生会产生何种感想?在这种比较之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应该受到何种启发?很显然,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内容,忽视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忽视了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塑造。 

教育哲学给学校教育规定了三个使命: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发展,服务人类文明的传递。服务社会是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各个层次的劳动者和各种合格人才,并通过个体社会化、生物人的文明化,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发展即培养完整的人,“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服务人类文明的传递,就是使教育成为人类知识、人类文化世代传递的纽带。表面看来,这三个使命或者说三个功能各成体系,但实质上它们紧密相关,联成一体,而且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因为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进步,最终的依托,都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完整、完善的人,应该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职责。 

完整、完善的人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发展内核和发展基础。有学者用球型隐喻人的发展,认为人的品德即人的精神世界是球心,是支架,它可以统摄整个球的内涵和球面,与人的身体、智力发展都有密切的关联,对人的整体发展具有支撑性和统摄性作用。过去,人们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在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其实,品德发展或者说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为着人的社会性发展,为着社会的需要,而且关乎个体的生命成长。道德教育、精神教育不仅要把自然的、个体的人变成社会的、文化的人,而且要把人培养成基于他自身条件的、精神发育良好的有个性的独特生命体。即是说,道德教育、精神教育具有享用的功能、个体化的功能,有促进个体身体、情感、智力发育的功能。当年的黄埔军人能坚持进行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完成艰苦繁重的学习任务,甚至在毕业后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赴汤蹈火、舍身赴国,都与他们高尚、丰富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承载着太多沉重的任务,学生在学校要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健身,学会艺术,学会创新。为了应付世界上最难的中考和高考,读书成了社会上最苦最累的一门“职业”。其实,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尤其是接受基础教育时代,其身体、心智并不成熟,要求其掌握太多的知识,训练好所有的技能,是扼杀生命活力的做法。知识学习是人的一生的事情,人的生命的有限与知识无限的矛盾,要靠人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去解决。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涵育,却有其敏感期。在人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基础品德是比较容易植入和不易移易的,也是比较扎实的。因此,道德教育有时效性要求,学校教育应该首先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这一战略课题。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脱离实际、枯燥说教、丧失权威、实效性差等问题。学生精神世界构建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当年黄埔军人的爱国革命精神,就不仅仅是在书斋中生成的。他们通过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的战火洗礼,亲眼目睹了军阀政权、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深刻认识了旧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这些都巩固了他们救国救亡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展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践行中,反复对话、反复感受、反复共享,使其心理过程、思想矛盾、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得以展开,从而建构和重构道德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 

此外,个体的道德成长和精神世界构建,需要一种支撑性的情感系统。自尊是个体道德成长的起点,关爱和彼此感受到爱是道德发生的条件。由这种基础性的社会情感进一步发展,将衍生出与人的品格形成有关的道德情感。在黄埔军人的精神世界中,支撑他们坚守崇高追求和伟大使命的情感因素,就是对敌人的强烈仇恨,对人民的深沉挚爱。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重视让受教育者体验到发现的快乐,享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愉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相互的对话、相互的辩论、相互的认同、相互的理解,通过最纯粹的人对人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最能打动人心的智慧经验。